栾城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东坡与乌台诗案 [复制链接]

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写诗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笑傲人生的从容、豪迈、无畏前行的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旷达、超然、洒脱情怀!可是作者的人生并没有象他的这篇作品那样从容、无畏、超然、洒脱。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武的祖父是苏序,祖母是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据说,苏轼的名字是有蕴意的。他名字中的“轼”的原意是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其文章为天下人所传颂。但是,这位名满全国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很不得志。在他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嘉祐元年(年),苏轼第一次离开家乡,赶赴京城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那时候苏轼刚刚二十一岁,在父亲苏洵,还有弟弟苏辙的陪同下,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祐二年(年)抵达京城应试。那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个人正锐意诗文革新,当他们看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字时,心不由得为之一振。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写的文章文风特别,获得欧阳修的大力赏识。但是中间却出了一些小问题:欧阳修在看这次考卷时,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怕别人说闲话,说他向着自己弟子,于是阴差阳错地只给了苏轼第二。事后,当欧阳修发现自己的失误后,愧疚不已。对于苏轼豪迈、敢于创新的气魄,欧阳修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极力夸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因此,每次苏轼出了新作品,很快就会传遍京。然而,正当苏轼父子名动京师、大展身手之时,突然收到了家里的书信,信中写了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一事。兄弟俩接到这个消息后,急忙随父亲苏洵回家奔丧。嘉祐四年(年)十月,待守丧期满后,苏轼才再次返回京城。嘉祐六年(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被授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四年后苏轼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年),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撤兄弟立即扶柩还乡,守孝三年。很快三年过去了,苏轼再次还朝。那时候,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才刚刚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极力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见不合,被迫离开了京城。一时间,朝野上下呈现出一片旧雨凋零的景象。在苏轼看来,这个京城已经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那个“平和世界”了,他的内心有些失落与绝望。熙宁四年(年),对于新法的实施,耿直敢言的苏轼不想坐视不管。于是,他立即上书谈论新法的种种弊病。王安石听后很是愤怒,便让御史谢景在神宗赵顼跟前诉说苏轼的各种过失。被逼无奈之下,苏轼主动请求出京任职。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年)秋,他又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在他任职期间,他一直革新除弊、因法便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其*绩颇为突出,深得当地人们的信赖。熙宁九年(年)十月,由于王公贵族及守旧势力的竭力阻挠,王安石变法严重受挫,致使皇帝变法思想发生摇摆。这时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开始结*营私,倾轧报复。于是,耿直敢言的苏轼便成为了官僚们*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年),是苏轼一生中最黑暗、最狼狈、最难忘的岁月。这年三月,已四十三岁的苏轼因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由徐州贬调湖州。偏偏他又不安分,在临行之前作了《湖州谢上表》,在叙述自己为官毫无*绩可言的同时,又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仅仅几句简单的话语,那些新*人士正愁找不到苏轼把柄,正好小题大做,专门摘抄“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神宗,给苏轼扣上了“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想借此加罪于苏轼。一个被接二连三贬官的人,难免会带点发牢骚的意味。但是那些主张变法的人却不管这些,一再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妄自尊大!居然敢如此大胆地讥讽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朝廷对他必须加以严办,不然难以服众!就在这节骨眼上,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也跟着起哄。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给苏轼罗织罪名,比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的原意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读透,所以无法帮助陛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可是经过他们一番加工,说成是苏轼在讥讽陛下没有能力教导、监督臣属,真是何出此言啊?又比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他们说这是苏轼在讽刺“禁止民间买卖私盐”之新规。就连时任副相的王珪,也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说苏轼是在暗地里讽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之心莫过于此!新*藉此指控苏轼大逆不道,非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苏轼孤身一人跟朝廷群臣斗争,朝中也没有其他人站出来替他说句公道话。没过多久,他就被朝廷免职逮捕下狱,交御史台审讯。当时,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苏辙、司马光、张方平等二十多人也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此名的由来,据说是御史府(台)中有许多柏树,常有数千只乌鸦栖息在树上,晨去暮来,号为“朝夕乌”,所以此案被称为“乌台诗案”。苏轼下狱之后的日子可谓是凄惨至极,惶惶不可终日,他仿佛觉得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狱中的那些审讯者通宵达旦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恫吓,逼迫他承认曾利用诗句愚弄朝廷、毁谤国事。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苏轼不得不作了数万字的交代材料。然而一件小事的发生,让狱中的苏轼大受惊吓,许久都缓不过来。他在湖州被捕时,曾与儿子密约,送饭时只送蔬菜和肉、有坏消息的时候再送鱼。可不巧的是有一天,他的儿子苏迈因离京去别处筹钱,就把给父亲送饭的事情暂时托付给一个朋友。因为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告诉朋友他们父子之间的这个约定。更巧的是,这位朋友恰好给苏轼送了一条熏鱼。苏轼揭开饭食后,看到里面有一条鱼、顿时就吓得大惊尖色,以为自已必死无疑。随即在《狱中寄子由》里写下了“梦绕云山心似鹿,*飞汤火命如鸡”等诗句;又给弟弟苏辙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诀别诗。第二日,苏辙看到哥哥写的两首绝命诗,痛哭流涕,悲伤不已,他立刻上书神宗,希望拿自己的官爵去替哥哥顶罪。其实一直以来,神宗赵顼都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之意,只是想借此警告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赵顼读完这两首绝命诗,感动的同时也被苏轼《赤壁赋》的才华所折服。很快,这件事就被传开了。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不计前嫌,当天听闻此事后,也劝说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说是太祖赵匡胤年间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就连重病在床的太皇太后也责备赵顼做事太绝。赵顼终于有借口对苏轼网开一面,遂下旨对其从轻发落,贬其为*州团练副使。就这样,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算结束了。元丰七年(年),经过了天的牢狱生活,苏轼离开京城,前往*州任职。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子不幸夭折。*州路途遥远,他们带的路费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鼓足勇气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州,先到常州居住一段时日,然后再启程去*州。没想到此事很快就得到了赵顼的批准。在经过这几十年的贬谪,亲友骨肉离散后,苏轼才真正的放下、从容、洒脱起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