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这是石家庄地区的传统民俗。对于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的晓青来说,今年回娘家除了看望父亲、长辈,享受家庭亲情之外,还多了一份特殊的收获,那就是和父亲一起打开了自己中学时代旧书桌上一个尘封了22年的老抽屉。抽屉里的旧物把晓青一下子拉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但最让她感动的,还是父亲对女儿始终如一的爱、宽容与尊重。
记者对话“时光抽屉”的父女两人,发现良好的家庭关系离不开亲情与尊重,两者都不能缺。“时光抽屉”还触动了很多人记忆中的情怀,那么,你的家人之间有对个人空间的包容与尊重吗?
1
父亲耐心守护
老抽屉锁了22年
晓青是年出生的,过了今年春节已经45岁了,从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步步走过,曾经的懵懂少女早已“绿荫满地子满枝”。今年春节回娘家,一个锁了22年的老抽屉的开启又把她拉回到了曾经的少女时代。
“这个书桌是我中学时的书桌,抽屉的锁就是父亲给装的,钥匙只有一把在我这里,后来丢了,就一直锁着,算起来至少22年没有打开过了。”晓青说,这个抽屉里以前是放日记本的,后来就放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钥匙何时丢的早就忘了,估计是大学时或者大学毕业后丢的吧,按年大年毕业算起,到现在至少22年了。从上大学开始,晓青就不怎么在家里住了,上大学时住在学校,只有寒暑假才住在家里;大学毕业后找了工作,住单位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年她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娘家的这些旧家具就被冷落了,甚至忘了这个锁起来的抽屉。只有父亲,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守着这个旧书桌的旧抽屉,20多年,从未打开过。
晓青的父亲72岁,已是满头白发。自去年母亲去世后,父亲除了在家里照顾孙辈做家务,还坚持练习书画、打太极拳,生活过得淡泊宁静。晓青出嫁后,她中学时代的书桌就成了父亲的书画案,铺着笔墨纸砚,父亲闲时会在书桌上写写画画。书桌的三个抽屉有两个都放了父亲的书画用具,只有这个带锁的抽屉一直锁着。晓青回家时,偶尔父亲会跟她开玩笑:“你这抽屉里锁了什么宝贝啊?怕我看见把钥匙都藏丢了。”有时候也会说:“钥匙丢了慢慢找,不着急,有时候丢了的旧东西你不找它反倒会自己出现呢。”这样说着说着,就过了22年。
这22年,晓青娘家的房子里经历了弟弟结婚、侄女侄子相继出生、母亲去世等一系列的大事,房屋多次装修,家具也数次弃旧换新,但是这个破旧的书桌一直都在父亲房里放着,因为有女儿锁着的抽屉,父亲不肯换书桌。
今年春节前,晓青娘家的房子再次装修,添置了新家具,弟弟想把这个过于陈旧的书桌处理掉,父亲才说,等姐姐初二回娘家,把锁撬开,让她拿走她的东西再处理吧。
2
尘封的青葱岁月
离不开亲情呵护
抽屉是撬开的,20多年的锁早就老化了,非常好撬,几乎不用费劲就打开了。
伴随着抽屉被打开,20多年前的贺年卡、明信片、老照片、各种小物件集体出现,一下子把晓青拉回到了她的中学时代。晓青说,打开的抽屉里装的是她中学时代的情怀与梦想。一堆老旧的小物件,在她眼里都是亮闪闪的回忆:几张小虎队的照片让她想起和同龄人一起追星的日子,中学时她还曾经从书上找了地址,给小虎队写过信。还有一沓版红楼梦的剧照,这也曾经是她的珍爱,同学们说她像林黛玉,她也曾以黛玉自居,写过一些哀哀怨怨的小诗。还有同学间互赠的贺年卡、明信片,虽然旧了,写的祝福语还很清晰,有好朋友为自己写的诗,虽然文笔稚嫩,但难掩少年真情。还有一个小钱包装着自己收藏的小石头、古钱币等,一块圆圆的小石头被她当作琥珀一样珍藏了20多年。里面还有她的中学毕业证,夹着几张黑白老照片。
代表梦想的是一个破旧的本子,里面是她中学时代写的童话《小老鼠叽哩的故事》的初稿,大意是一个被仙女点化过的小老鼠立志要改变“老鼠偷东西”的固有形象,做了很多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晓青中学时代的梦想是未来要当个作家,上学时写了很多小说、诗歌、散文,这篇童话是最长的一篇,写完后改了多遍,父亲还带她专程去杂志社投稿,虽然最终没有刊发,但父亲骑自行车专程带她去投稿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22年,抽屉里锁着晓青的一段青葱岁月,锁不住的却是父亲的爱与守护。谁的青春没有梦想?谁的记忆不愿珍藏?如果没有浓浓的亲情呵护,你的青春年少如何敢恣意张扬?晓青说,女儿已长大,父亲已变老,这些曾经的岁月痕迹会让她更加珍视亲情,她会像父亲守护自己的成长一样,守护父亲慢慢变老,这才是对时光最好的报答。
3
亲情与尊重
一样都不能少
22年的“时光抽屉”看似简单,却在平淡中体现出了家庭的点滴温情。昨日,记者与晓青、晓青的父亲分别进行了一次对话,再次体会到了父女之间的爱与尊重。
记者:这个抽屉锁了20多年,您就一次也没想过要打开吗?
父亲:还真没有。这是闺女的抽屉,里面都是她锁的东西,我觉得也许有她的隐私吧,所以就一直给她留着。
记者:那这次为什么要打开?
父亲:家具太旧了要处理掉了。这柜子是孩子上初中时的书桌,算起来有30年了,闺女爱学习,当时专门给她打的书桌。今年年前重新装修了房子,儿子说这些旧家具实在该扔了,我就等闺女回来,给撬开了。
记者:这个抽屉锁了这么多年,没打开前,里面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晓青:当然不记得了,时间太长了,忘得一干二净。
记者:那你有没有担心过,也许抽屉里有自己的隐私,会被别人打开随意看到?
晓青:不会。钥匙只有一把,我给丢了,我跟父亲说过多次,把锁撬开吧。父亲说没事不急,等等,就一直等到了现在。
记者:抽屉打开时,你看到里面的东西第一感觉是什么?
晓青:觉得很神奇。这些东西早就忘了,一眼看到,都是青春的记忆,能让我一下子想起来中学时的好朋友,想起以前的时光,也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想当个作家。
记者:通过这个抽屉,对父亲的感觉是什么?
晓青: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因为父亲一直都很好。虽然我的家在农村,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一直都有理解和尊重,这也是父亲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算是我们家的家风吧。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他比大多数家长做得要好。
4
你和家人之间有足够的尊重吗
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有爱才有家,但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一个幸福的家还需要尊重与包容。晓青家的“时光抽屉”勾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怀,那么,你和家人有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吗?有足够的尊重吗?记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小范围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在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缺乏尊重与个人空间的情况很普遍。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年少时曾遭遇过父母侵犯自己的隐私,比如私拆信件、翻看抽屉、偷听电话等,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为人父母后,仍然忍不住要去窥探自己孩子的隐私,理由是对孩子“不放心”。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说过:“如果你认为隐私对你很重要,那么它对你的孩子更重要。”在一个家庭,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家长应给予应有的尊重。所以,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