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3.html相关文章链接:
1、老巢县絮语
我的苏家湾曾经属于合肥县
2、魅力巢湖
我们家的*山
3、苏氏宗祠
在这里了解巢湖北乡苏家湾的风土民情
4、巢县苏家湾
中间(读gan)村子第一家
5、东*山纪事
苏家湾中间村子的大年“团拜”
我说过我喜欢死抠概念,概念者何?事物之名称也,符号也。比如“籍贯”就是一个概念。自以为习惯了抠概念就不大容易被忽悠,“忽悠”又是一个概念。“抠”就是追问?例如:什么是“忽悠”呢?答:糊弄人。什么是“糊弄”呢?以假乱真,瞒天过海,答非过问,掩盖真相,支吾其词,王顾左右而言他……等等都是。“不被忽悠”,简单点说就是“不被欺瞒谎骗”。然而我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我喜欢抠概念,但我这辈子却没少上当受骗,并为此付出过惨痛代价。尽管如此,我一如既往地依旧喜欢死抠概念。习惯一旦养成,改也难!习惯成自然,有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一例也。
前天介绍了我的“籍贯”,今天接着往下写,双手往键盘上一摆,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籍贯”呢?查查字典吧!不用了,“百度”一下就可以。不“百度”,似乎没有问题;一“百度”,问题就接踵而至。“百度”告诉我:“籍贯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本人出生地或祖居地。”按此说法,首先,苏家湾就不是我的出生地。我的出生地是芜湖。其次,是我的祖居地吗?问题出在这个“祖”字上。这“祖”要“祖”到哪朝哪代?这就像我国在和邻国的领土纷争中常常说什么什么地方“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国”一样,让人摸不到头绪。
我想起我们小时候过年,大年夜,家家户户挂在门头上的灯笼。现在是看不见那种灯笼了!灯笼架子是竹篾子编的。竹篾子很细,细到火柴棒的一半,因为细,而柔软。就像我今天无法想象三D打印机的功能一样,我也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用手工削出那么细那么长的竹篾子。灯笼架子外面糊上纸,纸上涂上油以增加透光性。灯笼的一面贴着一个红色的大“福”字,另一面四个大小如鸡蛋的小字:眉山世家。这眉山世家就是我们苏家湾祠堂的堂名。
我自然之道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苏澈就是四川眉山人。如此说来,我的祖籍地该是“眉山”了?说不定我还是苏轼的第若干代的后裔哩!再查,发现眉山也不是“三苏”的祖籍地,而是石家庄市的栾城县。据说他们是唐代武则天时代的宰相苏味道的后代,而苏味道则是栾城县人。据苏洵《族谱后录上篇》中说苏味道于武则天篡权失败之后,被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長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随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何以证明苏味道在眉山留下一个儿子之前,眉山就没有苏姓呢?苏洵没有拿出证据,这就是我觉得他难脱“势利”“攀附”的嫌疑,而“眉山世家”也同样的不可靠了。把“没有”说成“有”,把“是”说成“不是”,我们是有传统的。穷困潦倒的阿Q不是一张口就说他祖上当年是如何如何阔气的阔气吗?看来,祖籍地是一个非常模糊概念。我在马来西亚接触过不少华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代的华人,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祖籍是哪里哪里。他们的祖籍地事实上是他们的祖先远离故国,漂洋过海的起步点啊!
苏家湾不是我的出生地,也不是我父亲的出生地,可能也不是我祖父的出生地,至于是不是我曾祖父的出生地?我就更不敢说了。但是,我觉得我的祖籍地就是苏家湾。为什么?后面再说。这里需要声明的是,苏家湾没有出过什么历史名人,也没有当代显要。我不敢说我已经没有了祖先的那种以逝去的荣耀遮掩当下现实之不堪的基因,已经不阿Q了,只是在这件事上与基因无关而已。
最忆是巢州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