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险长城:杨令公在这儿战死!皇太极从这里入关!每年都有驴友坠崖毙命!让我们走进中国长城之最,满清、日寇烧杀抢掠的入口——古北口长城!揭秘绚丽风景和凄惨历史!
●古北口长城之最
古北口自古便为长城要塞,有“京师锁钥”之称。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一直在上演。
古北口地势很高,两山环抱,关口下水向南流西转,形成一个小弯曲。明洪武十一年()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
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年8月),蒙古俺答汗率军入古北口,兵临北京城下。鞑靼军在京郊掠夺8日后撤兵。事后,明朝杀兵部尚书丁汝夔、巡抚侍郎杨守谦,史称“庚戌之变”。
明隆庆三年(年),穆宗朱载垕为加强北方军事防务,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谭纶任蓟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经戚继光的精心筹划,亲自督修,十数年之间便成了一道城墙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坚固防线。
戚继光在原有基础上加筑城墙、墩台等御敌设施,在长城墙外又加砌了长城城砖,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双长城。
太阳系每年绕银河一周,太阳自身黑子爆发,总有小冰期出现,以及若干次旱涝、鼠疫等等。明末正是遭到了大旱、鼠疫两大打击。
崇祯二年(年),在宁远、宁锦战役失利的皇太极率十万清军绕道古北口迂回北京,于次年一月兵临北京城下,烧杀抢掠而归。
崇祯十一年(年),满清军由青山关处长城入塞,从古北口等处入犯京师,岳托、多尔衮会师于通州。满清军沿着运河往南打,一直打到山东,围困济南城,激战十于日,济南城破,全城男女老幼军民共十三万人惨遭满清屠杀!
也许是历史的报应。年,清摄政王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
坐落在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的司马台长城,以“原汁原味”著称,是万里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司马台水库将该长城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美人楼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楼18座。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古北口长城附近还有三眼井、御封井、司马台天池、杨令公庙、药王庙、财神庙等景点。
●险峻司马台
司马台段长城以险、密、奇、巧、全著称。险是指它建在刀削斧劈的山脊之上,惊险无比;“密”是指敌楼间的距离,两敌楼相距最近几十米,最远不过米,平均间距仅米;“奇”是指司马台长城山势险陡、雄奇壮丽,且山下有鸳鸯湖(冷泉与温泉交汇而成),碧波荡漾,构成湖光山色的绮丽美景;“巧”体现在步步为营的障墙上,进可攻退可守;“全”是指城楼和敌楼的建筑风格形式奇特多样。
被众驴友称为“望京楼”的敌楼,位于司马台长城的东端,是一座建于拔地而起山峰上的二层砖结构的空心三眼敌楼,海拔米,为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这里天气好时,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
司马台长城有相当长的一段城墙是修筑在窄窄的山脊上的,司马台长城望京楼那段几百米长的“单边城墙”,40公分外再向右0.1公分是悬崖,40公分外再向左0.1公分是峭壁。
司马台长城的烽火台比较密集。一般长城是米一个烽火台,但是在司马台长城上,两个最亲密的烽火台相距只有44米,最远米,一般都在-------米之间。一般长城上都可以跑马,但是司马台长城却让马坠崖了,因此得名死马台,后来为了改掉这个丧气名字而得名司马台。
从望京楼西下,经过一道极为险峻的单边墙,便是造型独特的仙女楼,传说住过由羚羊变成的仙女而得名。掩映在老虎山山腰的仙女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传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送筑城的条石死伤了许多人。
年司马台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惟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评价其为“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年,司马台长城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25处风景之首”。
●古北口战役
年隆冬时节。这年1月1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出兵山海关,由于热河省中国守军不战自退,日军得以长驱直入。3月4日占领了省会承德的日军又分兵数路,攻向长城东部各主要关口。
日军主力第八师团全部及骑兵第三旅气势汹汹地扑向北平东北大门——古北口。面对兵力、装备均占优势的日军,驻守在古北口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国民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北上抗日。
其先头部队二十五师七天行军九百公里,于3月4日凌晨4时赶到了古北口。经过3日苦战,日寇虽然攻克了古北口,但为此付出了伤亡0余人的代价。4月14日,恼羞成怒的日寇进入潮河关村,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潮河关惨案”。
毫无人性的日寇进村后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他们把围捕到的百姓集中到街头的4棵大槐树下,用刺刀一个一个地挑死。就连婴儿都不放过,一日本兵先用刺刀挑起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而后再残忍地摔到地上致死。村民何庆国当时正在自家菜园里干活儿,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被日本兵从背后猛刺一刀杀害。
据统计,潮河关村当年只有80户人家,约间房屋,这次惨案中就有83人被杀害,多间房屋被烧毁,多头牲畜被烧死。
古北口失守后,南天门便成了国军第二道防线。国军终因寡不敌众,5月14日被迫全部撤离密云。作为北平抗战第一枪的古北口战役,历时75天,毙伤日军人。后来,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建古北口阵亡将士墓。
日军15日占领密云县城,而后迅速推进,直逼北平近郊,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于5月31日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将热河设定为非武装区。
古北口战役的失利,长城抗战失败,平津及华北从此失去了长城屏障,间接导致“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的迅速沦陷。
●杨令公庙
古北口山坡上有一座杨无敌庙,是为纪念宋朝名将杨业修建的。杨业本名杨继业,字重贵,被宋朝朝廷赐名杨业。他“屡立战功,所向克捷”,所以人称“杨无敌”。
宋、辽的陈家谷之战,杨业“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人,马重创不能进,为契丹所擒,不食三日死”。杨业在宋雍煕三年(辽统和四年,公元年)殉难。之后不久,这座纪念杨业的庙便建立起来。
年(宋元祐四年、辽大安五年)宋人苏辙,作为宋朝贺辽主生辰使又一次经过古北口,也瞻顾了杨无敌庙,他的《栾城集》卷十六有“古北口杨无敌庙”诗留记。苏辙,是苏东坡的弟弟,弟兄二人,加上乃父苏洵,都以诗文著称,号称“三苏”。
杨令公庙至今已经历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惟一纪念抗辽名将杨继业的庙,坐落于古北口河东东门里,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塑杨令公及杨八郎等塑像14尊,后殿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佘太君、周夫人、柴君主、八姐、九妹等塑像7尊。
●坠崖毙命的危险长城
司马台长城悬崖坠崖事故屡见不鲜,容易“丢掉小命”!据说司马台每年都有驴友坠崖毙命。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先后有两名攀登的大学生在“12号敌楼”坠崖身亡,这里也正是司马台长城地势最为险峻的一段。
年4月18日,一女驴友攀登司马台长城时,在天梯南坡因自拍不慎坠崖身亡;
年11月9日,一名来自上海、现年45岁的驴友戴女士,在出差北京期间临时报名参加一次穿越司马台长城户外活动。在下撤时坠崖身亡。当时这条路上有近人,共3个队伍。驴友坠崖身亡,目击者20余人,事发后前后20余人竟无一人救援,每个队伍各执一词,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年5月11日,风靡世界的英国飞车王子、摩托车特技表演大师埃迪·基迪,驾驶摩托车飞越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当天下午3时整,英俊潇洒的埃迪·基迪,在宽3米、长36米的马鞍型助跑道上,发动了他的黑色摩托车,令人目眩的疾速助跑后,只听“嗖”的一声,埃迪驾车一跃而起,由北向南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飞行了14米后,准确地落到了长城南端的着落台上,整个飞越过程仅5秒钟。数万名观众还沉浸在撼人心魄的瞬间,没有来得及发出赞叹声时,埃迪·基迪已高举鲜花、香槟酒,满面笑容地向观众表示自己飞越长城获得成功。几万观众热烈鼓掌,北京市、密云县各级领导也到场热烈祝贺。
年1月25日,“驴友”李女士登山游览,帮儿拍照时脚下打滑,不慎跌入20多米深已经枯竭的水潭潭底。滚落潭底时,李女士头部撞到了一块巨石上,坠崖死亡,其15岁儿子目睹全程。
几千年来,北方的狄戎、匈奴、羌、鲜卑、突厥、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沙俄、日本等,一脉相承!这些不劳而获、抢掠奸诈的“强盗”或敌人,多从北方突破长城防线,侵犯欺凌中国,蹂躏杀戮华夏儿女,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历史还会从北方重现吗?(孟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