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句话,爷爷喜长孙,爹爹爱小儿。作为一代大儒的苏东坡也不例外,苏轼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迈、迨、过、遁,其中最小的儿子是苏轼和王朝云所生。
按照民间风俗,孩子出生后三天要洗儿,在洗儿的时候亲戚还要添盆,添盆”就是亲友向“洗三”的浴盆中投置铜钱等物以示祝福,投放的东西越是贵重就代表越有福气。家境富裕者多用金银材质的馃子、首饰,家贫者也会放一些铜钱。除了钱财之外,盆里也会添加诸如花生、红枣、桂圆之类的喜果。
除了做这些之外,苏轼还写了一首《洗儿诗》表示祝贺,为儿子取名苏遁,小名干儿,这个最小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
苏轼为儿子写得诗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虽然这首洗儿诗短短《洗儿》短短四句,语气诙谐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我们都是盼着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可是苏轼却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多年仕途受挫,颠沛流离,最后两句道出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在诗文的字里行间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锒铛入狱,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多亏了元老重臣营救,加上太皇太后干预,苏轼才免得一死,被贬谪*州。在*州期间,侍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儿,《洗儿诗》即为此男孩儿而作。
就是因为命运如此坎坷,苏轼又怎能不“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不锋芒毕露,就不会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类悲剧选作主角。
苏遁出生不过十个月,就夭折了,于是苏轼又给小儿作了一首悼亡诗,题曰《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苏辙尝作《勉子瞻失干子二首》(《栾城集卷十三》)悼之,诗曰:“人生本无有,众幻妄聚耳。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毁。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金。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老来丧子是非常悲痛欲绝的事情,苏轼已经心如死灰,再也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