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齐仕阁拍卖政商界女强人邓莲如旧藏描绘文
TUhjnbcbe - 2023/10/9 17:31: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676731857748987&wfr=spider&for=pc

伦敦齐仕阁(Chiswick)秋拍即将举槌,今次拍卖的焦点之一,乃伊组三件巨幅画作,出自香港*商界女强人邓莲如收藏。每幅近2米x2米,三画并排而列,铺展一场出历代文人骚客倾慕不已的盛事-西园雅集。

西园雅集的主角是谁?众人在聚会中又有什么雅事?借着这组作品,我们回到北宋年间、这场在文人心中犹如「桃花源」的集会,一探究竟。

Lot13佚名《西园雅集图》设色绢本

一组三幅

尺幅:xcmx3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尤为著名的文人雅集。一是兰亭集会,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另一是西园雅集,成为无数书画创作主题。不过这场集会,是虚是实还未有定论。

相传北宋年间,驸马王诜在府邸举办了一场「西园雅集」,座上宾客不是文化艺术界的大腕,就是佛道高僧,包括苏氏兄弟苏轼与苏辙、*庭坚、李公麟、米芾、秦观、圆通大师、陈景元等等。

众人品茗吟诗、绘画写字、谈佛论道、不亦乐乎。如此难得的风雅盛事,自然要记录下来,于是由李公麟绘图、米芾书写记文,创下《西园雅集图》。

三画并排,铺展西园雅集的场景

经后世研究,这场盛会或许只是虚构故事,最早的绘画书法亦可能仅为后人托名所造,惟未阻文人对西园雅集的向往之情。绘画过《西园雅集图》的书画大家横越千年时空,从宋朝至现代一直未曾绝迹,包括赵伯驹、赵孟俯、唐寅、仇英、石涛、乃至傅抱石、张大千等等。

主人王诜加上宾客共十六人,另加一众仆役,故图中人物可多达三十余名。历代《西园雅集图》版本众多,我们主要参考台北故宫的宋人版本,以确定图中人物身份。

虽然乾隆帝在题跋表明,他不相信这版本是李公麟真迹,但仍然把之收录于《石渠宝笈》之中,且在对照图记判读画中人物身份之后,亲自题写其名于旁,再责成董诰将这段勘误过程题写于卷末,可见他对此卷如何重视。

台北故宫的《西园雅集图》

是次拍卖的《西园雅集图》

我们首先看竹林二人组,谈经论佛的是刘泾与圆通大师。

刘泾,名巨济,苏氏兄弟与米芾的书画朋友,善作林石槎竹、亦工墨竹。苏轼与王安石是一辈子的*敌,而刘泾属王安石一派,虽然*见不一,但两人一直有交情来往。苏轼曾写《宿州次韵刘泾》,悼念刘泾英年早逝的兄长刘汴,留下名句「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着春衣」。

至于圆通大师,有人认为他是天台宗僧人寂照。这位日本人当时远渡重洋,到北宋交流佛法,获赐号「圆通」,从此没有回乡,最后于杭州离世。

不过这位寂照过世时,北宋驸马王诜还未出生。若按生卒年推测,这位圆通可能是中国本土禅宗僧人怀贤,据载工于诗、字画有法。

两人一组听阮弹奏的,为秦观与陈景元。较年轻的那位是秦观,词人,苏轼门下学生,与*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

至于陈景元,则是宋朝道教重要人物,号碧虚子,曾师从韩知止、张无梦等大师,讲《道德经》、《华南经》而声名大噪。他受宋神宗赏识,获召对于天章阁,赐号真靖大师。

这组是王诜、蔡肇、李之仪围观苏轼写书法。王诜是宋朝开国功臣王全斌的后人,迎娶宋英宗女儿蜀国长公主而成为驸马爷,官至左卫将*,本身亦是位画家,与苏轼、*庭坚、米芾多有来往。

蔡肇是书画家,同时擅诗文,官至中书舍人,《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仁寿图》传为他所绘。李之仪则是词人,为苏轼学生,曾陷于新旧*争,遭蔡京逼害流放。

至于东坡居士,人人皆识,笔者唯一补充的是拍卖纪录。年,这位文豪的《木石图》在香港上阵,连佣HK$4.63亿天价成交。

此两人一组,是王钦臣观米芾题石。王钦臣一生当过不少官职,但最为人知的是秘书少监,负责国家图书管理。本人亦是嗜书成狂,家中藏书数目以万卷计,大部分由他妥善校勘,世称善本。

米芾是书画大家,与苏轼、*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书法特点是富于变化,如风樯阵马,变化莫测。米芾于中国书画史上地位崇隆,作品若见他的题跋,拍卖身价往往不菲。

清朝石涛绘的《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的宋人版本《西园雅集图》之中,这组并没有出现,所以我们转为参考上海博物馆的清朝石涛版本。

此看书二人组是苏辙和*庭坚。苏辙是苏轼胞弟,一生仕途多舛,曾在*争之中受兄长牵连而被贬,后高太皇太后听*时奉召回朝,惟宋哲宗亲*时又再度被贬,至向太后听*时才遇赦北归。他的作品中以《栾城集》最为有名,与兄长及父亲苏洵合称三苏,三人亦同时并列「唐宋八大家」。

*庭坚,如上文所言,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同为苏轼门生,合称「苏门四学士」,书画诗词俱佳,为江西诗派祖师,代表作包括《寄*几复》,其中有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最后一组,在台北故宫版本是六人,李公麟绘画,苏辙、*庭坚、晁补之、张耒、郑靖老围观。

由于是次拍卖的《西园雅集图》,如上述石涛版本一样,把苏辙与*庭坚另外分成两人看书一组,故余下围观李公麟绘画的,就是晁补之、张耒、郑靖老。

晁补之与张耒同为苏轼门生。郑靖老,名嘉会,生平无甚记录,不过从苏轼作品《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与郑靖老书》等可见,两人交情不俗。

李公麟,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经常被推崇为宋画第一。

流传历程方面,是次拍卖的《西园雅集图》,曾于伦敦佳士得拍卖,后为邓莲如所藏。

七十至九十年代,这位女强人在香港*商界吒叱风云,本身为太古集团董事,先后获委任为立法局和行*局的首席非官守议员,并于年前在香港前途谈判上担任重要角色。

年,她获颁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DBE),翌后再获册封为女男爵,成为英国上议院首位华人终身贵族。香港回归前夕,她迁居英国,并继续担任汇丰控股副主席一职至年。

此幅《西园雅集图》,现为一组三幅,细看之下,每幅均见三条直线折痕,距离相约。行方推测,此组作品原本或是十二条立轴或屏风,作通景构图,后改裱成三幅。

屏风古名为「扆」或「依」,可以是单幅,亦可以是多扇,用以分隔空间、遮隐,同时也是一种绘画形式,古人常以多扇屏风表现连续的景色或叙事。

不单如此,据《礼记》记载:「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说明古代天子临朝听*,屏风陈设在庙堂之上,有昭示王权之意,此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中国最后一个朝代。现时紫禁城太和殿的皇帝宝座后,仍见屏风伫立。

紫禁城太和殿

Lot

清乾隆粉彩绘八仙图纹屏

直径:62cm高度:cm

立屏之后,出现了一种体积较小的「桌上屏风」,不再具分隔空间的实际用途,反而是置于几案之上,供人赏玩,称为插屏。插屏的屏心与屏座可以拆分,便于使用,在明清两代风行一时,在清宫随处可见。

屏心的设计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图画、木板,亦可以是玉石、彩绘瓷板等。此插屏出自乾隆一朝,62cm高,木框,正面以粉彩绘八仙图。

道教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但姓名常有出入。八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八种人。他们均为凡人得道,性格特质与普罗百姓接近,形象平易近人,因而广为流行、深入民心。八仙虽为神仙,实则影射众生,作为吉祥之神,寄托了人们长寿安泰的美好愿望。

Lot

清康熙洒蓝地青花绘瓶

高度:90cm直径:50cm

瓷器上的开光,既似是观景窗口,亦可视为屏风形式的再现。通过开光设计,可将不同的绘画情境集于一身,犹如故事篇章,与多扇屏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件康熙朝的洒蓝釉瓶,以洒蓝为地,分三层开光纹饰。从上至下而看,瓶颈是各式中国古董拼凑而成的图案,器身是仕女图,近足则以瑞兽或花卉为饰。

洒蓝釉,明朝宣德时期景德镇能匠之杰作,在烧成香釉器或毛胎上,以竹管蘸釉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一、深浅不同的斑片。由于所余香釉,仿似雪花飘落蓝釉之中,极具诗意,故有雪花蓝之称;另外又因为色似青金石,亦称青金蓝釉。

宣德本朝的洒蓝釉器极为罕有,传世完整器不过数件,多为瓷钵。其中一件「明宣德景德镇洒蓝釉钵」,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从景德镇官窑出土残片可见,宣德时期曾于不同形制瓷器上试用洒蓝釉,包括盘、高足杯、水仙盆、罐、碗等等。由于洒蓝釉制作成本高、成功率低,宣德以后极少烧制。及至清朝早期,康熙帝慕古,遂下令景德镇重新研发洒蓝釉。

虽然同为洒蓝釉,但明代和清朝的呈色有所分别。

明代洒蓝是中温釉,烧造温度大概是摄氏1,度,雪花斑点非常清晰;清朝洒蓝则是高温釉,烧造温度约摄氏1,度,雪花斑点更融入于蓝釉之间,故没那么明显。

明宣德景德镇洒蓝釉钵|北京首都博物馆

是次拍卖的洒蓝地青花绘瓶,出自康熙一朝

如此器形的青花瓷,在西方有「SoldierVase」或「DragoonVase」,意为士兵瓶或龙骑兵瓶,当中有一段典故。

时间回到18世纪初,波兰有国王名曰奥古斯都二世(又称大力王),对中国瓷器之爱几乎可以用痴迷来形容,毕生收藏的中国、日本瓷器近30,件,极为夸张,时至今日仍然有8,多件收藏于德国茨温格宫。

当时,生产瓷器的秘方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奥古斯都二世于是命人仔细研究中国瓷器,并在炼金术士协助之下,成功于德国创立迈森(Meissen)瓷器厂-欧洲最早出产高温瓷(对比烧制温度较低的陶器)的地方。

年,他用名精锐骑兵,向普鲁士换取件中国青花瓷器,至今一直是收藏界的传奇故事。

茨温格宫收藏了千计中国青花瓷

奥古斯都二世和康熙帝是同时代的人物,两人相差仅15岁,前者当年换取的青花瓷器,不少就是康熙朝外销瓷。这批青花瓷器中,许多就是此件康熙洒蓝地青花图瓶的器形,故获得了士兵瓶或龙骑兵瓶之称。

奥古斯都二世对中国青花瓷之爱,并非独树一帜的品味。早在马可波罗之时,欧洲皇室贵族就对东方瓷器充满了幻想。后来航海时代降临之世,西方更是大量入口中国瓷器,各国宫殿、大宅、庭院都以青花瓷为潮流陈设及身份财富的象征。

其中,这类青花图瓶非常受欢迎,如今在西方博物馆、美术馆、私人收藏、拍卖场上都可找到形形色色的诸多例子。

Lot

清18-19世纪粉彩绘百花图纹大盖瓶一对

高度:65.5cm;88cm(连座)

此对粉彩盖瓶,以「万花锦」为地,前后各有花形开光,两侧有扇形及桃形开光,内绘「群仙庆寿」图,八仙各持法器,和合二仙喜笑颜开,充满祝寿的喜庆气氛。

「万花锦」瓷器始烧于雍正一朝,又名「百花不露地」、「锦上添花」,寓意万花献瑞,盛世长春,正为大清早期锦绣山河之缩影。

Lot

17/18世纪*花梨两屉桌

尺寸:33.7x62x79cm

*花梨明式家具近年在拍卖场中屡屡斩获佳绩,兴起一阵热潮。

明式家具以其典雅的线条与雕琢细节而闻名。明中期起,中国开放关口,取消了之前设置的进口禁令,吸引外邦引进各式奢侈品,*花梨器即为其一。明清两朝,最负盛名的家用家具类型皆为*花梨与紫檀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更被宫廷指定为御用家具木材。

*花梨为木中之*金,木材多采自东南亚及海南岛。其木质细密坚韧,纹理如行云流水,色泽温润、多样,从浅*到赤紫,木香清雅。树龄越长,制成之木材越大,亦更名贵,木纹秀丽者,更属至珍。*花梨生长缓慢,长久供不应求。

此*花梨桌,断代17-18世纪,装有两屉,屉面光素,缀以海棠形饰件。极体造型简洁俐落,桌上可放瓶花、古玩等摆件,点缀雅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仕阁拍卖政商界女强人邓莲如旧藏描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