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天蒙蒙亮,正定古城,雪花纷飞。50多岁的张利国钻出正定开元寺南遗址一侧的彩钢瓦值班室,踩着飘落的雪花进行巡逻。张利国已封闭驻扎在眼前这块开阔宏伟的遗址上整整20天。与持续5年多的考古发掘相比,20天不算什么,但一人在疫情中孤守文化遗址的经历将成为此生难忘的记忆。△因疫情而无法返家,两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女实习生认真学习文物修复技术。陈伟供图作为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城市考古发掘项目,开元寺南遗址折射出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文脉。独守于正定古城正中心偏南的这一隅,张利国感觉到责任如山,“守好这块地儿,让遗址完好无缺。现在的孤独、困难都是暂时的,咱们要为恢复常态后的考古工作做好准备。”的确,诸多独特性让位于正定的开元寺南遗址成为文物保护的重点。一是防盗,二是防火。北方冬季干燥,防火尤为紧要。工地上设备多、线路多、围挡多、文保覆盖物多,张利国每天最要紧的任务,就是疏通消防设备,确保水源流动不结冰。巡查时,每隔一段时间搅动消防池、消防桶的水,防止冻结,重点检查灭火器、消防栓。另外,还得巡查一万多平方米遗址工地的安全。不只他一个人在战斗。距离遗址不远处的正定城内西南街和生巷,50多岁的考古队工地库房值班人员康琴虎、张丽夫妻,至今还在看守文物库房。由于是文物库房,不准开火做饭,因此夫妻二人从不生火。喝凉的、吃咸菜、啃方便面——直到最近可以订外卖了,二人才吃上几口热乎饭。在同一社区的另一处居民小区,陈伟等四人紧张地忙碌着。因疫情影响,两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女实习生*雪琴、史文平不能返家,于是留下来修复文物。其中,很多文物来自年抢救性发掘的栾城周家庄商代墓地。工地厨师因封闭管理不能到岗,陈伟除了全面主持工地疫情防控、安全值守、业务工作外,兼任工地厨师为大家服务。“心无旁骛,做好防疫,同时为复工时刻准备着。”陈伟说,作为考古人,虽不能亲临一线抗疫,但依然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抗疫奉献一份力。在鹿泉文物整理基地,研究员、业务干部、入*积极分子等驻守岗位,在此封闭管理整理考古资料的30名高校师生和技术人员也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值守工作。在行唐、正定、巨鹿、平山等地,8支田野考古工作队近50人坚守在考古一线,在严防严控的前提下,各项考古工作有序进行。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张春长研究员、副主任齐瑞普副研究员坚守行唐故郡遗址田野一线,在数九寒天里,确保工地正常运行。邯郸百家村北考古工地于1月2日进驻,项目执行领队张鹏等人想方设法安排14名队员核酸检测、及时解决住宿取暖、生活物资储备等问题,保障百家村北考古工作正常开展,“恪尽职守,有序推进,守护文物安全,我们永远在岗。”-End-来源
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