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悟净美编:田青校对:紫藤
作为一个新郑州人,我同每个郑州人一样,对于郑州都有太多太多的期许。
正如同,每个人都熟知的事实,郑州是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
许多年来,来来往往的人群在这里交汇。
这些人中有的选择留下来,生活在这里、投资在这里。
渐渐形成中部最举足轻重的特大城市!
如今,郑州犹如宿命般的又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我们将何去何从?
1郑州发展1.0的“X”符号
年前,郑州犹如一个睡眼惺忪的孩童,揉了揉眼睛,他不知道,一件影响他未来城运的大事在悄然发生。
年,清政府计划修建一条铁路用于加强东西向的资源运输,于是开始立项和测绘。
但因连年征战,缺乏资金,一直拖到了4年后的初冬才由当时的清朝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以“预筹干路还款、保全支路”为理由,呈请清政府批准归总公司筹款建造。
直至年11月,中方在盛宣怀的极力推动下,与比利时达成协议,通过借款的形式,先期修建,同年与代表卢法尔签订了《汴洛铁路借款合同》。
这条开封至洛阳段的铁路,被称作洛汴铁路,这也是陇海铁路的前身。
与洛汴铁路同时期先后动工的,还有平汉铁路,也就是未来的京广铁路。
甲午海战结束后不久,张之洞在上报清政府的奏折《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折》中,提出了这条铁路的具体线路:从保定、正定、磁州南下,经“彰”(现在的安阳)、卫(现在的新乡)、怀(现在的焦作)等府”。
在荥泽口,“择黄河上游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作桥以渡河”。过黄河后,则“由郑(现在的郑州)、许(现在的许昌)、信阳驿路以抵汉口”。
而郑州的荥泽口黄河铁桥,由于洛阳是邙山,开凿费用甚巨,所以放弃。而郑州段的黄河相对平稳,黄土的质地也较为坚硬,有利于修建铁路。
于是,冥冥之中仿佛注定一般。
黄河南岸,被开封和洛阳两座皇城包夹着的,名不见经传的郑县走向历史台前。
让人不服气的是,他不但从之前的上不了台面,到如今的站在台前。
而且,这一站,还站上了中国铁路交通上的真正C位。
陇海和京广铁路的交叉,也缔造出这个十字路口上的城市——郑州。
郑州成为——因为“X”符号而兴起的省会,这也是郑州的城市原点。
2郑州发展2.0的标志!
随后,因为铁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强大号召力,郑州的战略要冲地位越来越突显。
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开始在只有铁路的质疑声中,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而且随着省会的搬迁,郑州原本干瘪的城市生活,渐渐丰盈了起来。
彼时的郑州不断迎接着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数以万计的工人、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教师以及一些管理干部都纷纷来到郑州安居乐业。
这些来到郑州的人群中,不少高级人才来自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强市,以“援建内地”的名义,由国家部级单位直接调配来郑参加建设,后来又从河南本省各地市招收学徒,成为新郑州最基本的科研底色。
同时,随着人财物流的不断汇集,让郑州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也被国家级点赞,确定为中部“新型工业基地”。
随之而来的是最早的一批国营厂:棉纺厂、二砂、电缆厂、郑纺机、郑煤机、拖拉机厂、火电厂,在老郑县的西郊、北郊沿着铁路线一字排开,火车北站至今还保留着亚洲第一编组站的称号。
自此,郑州作为中国轻纺工业、装配制造工业的中部核心城市,肩负服务整个河南振兴的使命,熠熠生辉。
铁路是郑州的梧桐树,省会则将郑州拉上了狂奔二十余年的建城运动,期间郑州城市面积从郑县激增了三倍多,人口从郑县的十几万人激增到年城区的.6万人,增长了近10倍!
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本就位于天下之中且占据交通枢纽的郑州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从铁路之城到新兴工业基地,再到商贸城邦。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也预示着郑州商业的繁盛,依靠货路两旺,郑州的二七商圈,成为全国瞩目的商战之地。
同时,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的“东移北扩”让郑州的版图再次扩张。
进入新世纪后,郑州依然高歌猛进。
在住建部发布的《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城区人口超过万人的超大城市只有6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和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其中上海超过万人口,北京和重庆超过万人口。
城区常住人口在万到之间的特大城市增加至10个。为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和青岛,相比上年增加了一个城市,即济南。
其中,郑州以.41万人口位列全国第十二位,晋升为特大城市并且是国家中心城市。
可以说,彼时的郑州犹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彩夺目。
但是,之后的走势,却没有按照千万郑州人所预想中的那般顺畅,原因都是一份文件和一份期待。
3
郑州发展3.0版本的梦碎了?
对于各个城市的省会来说,十三五规划的五年中,可谓至关重要。
原因有三。
1、国家政策支持,城市化发展迅猛。政策面宽松!
2、经济环境较为宽松,土地财政运转正常。有钱!
3、强省会战略成共识,持续吸血省内外人口,有人!
因此,肉眼可见的是,各个省会城市在过去的5年中,都保持着省内经济、人口、城建规模的第一,并且不见减速。
很多省会城市,都在数年间,完成了人口、经济规模、城建规模以及城市级别的大扩张。
可以说,小到城市常住人口、建成区规模、地铁通车里程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郑州显然有些掉队了!
这种掉队,并非说是发展停滞不前了,而是说,你的发展速度被兄弟省会比下去了。
比如,从城市级别来说,9个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目前是唯一一个地级市。
从城市全域面积来说,郑州城市面积也处于中位数之下,并不高光。
近些年来,全国至少约5个省会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市域范围以外的、原属于其他地市的部分区域、甚至一整个地级市纳入版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经济要素集聚效应。
例如,安徽“巢湖撤市”,原地级市巢湖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藁城市、鹿泉市和栾城县转为石家庄的市辖区;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代管;西安代管西咸新区等。
除此之外,步子迈的最大的,当属济南。直接将一整个地级市莱芜纳入省会范围,扩容后,济南面积扩展为平方公里,人口上升至约万。
反观郑州,一步慢、步步跟不上。
几乎每年都会提及撤县划区的话题,时至今日,却依然收效甚微。
包括距离郑东发展腹地最近的白沙组团,多次传出户口暂停,会有动作的消息,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更别提新郑、荥阳、新密、登封、巩义等等地区。可以说,郑州撤县划区的事项已经不是超前,而是严重的滞后。
可以说,面对其他兄弟城市持续不断的扩容步伐,面对国家对于强省会的不断倾斜扶持,郑州周边各县市的撤县划区已经成为阻碍郑州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但,近期国家发改委的一纸文件,叫醒了郑州撤县划区的美梦。
其中,第四款中的第22条中明确提及:
(二十二)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可以说,撤县划区作为增强省会实力最直接的方式方法,被叫停。
而郑州,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阻力显然更大了!
4
郑州,能否力挽狂澜?
好在,郑州撤县划区也并非全无希望。
1、政策留了口子
此次,发改委针对省会的扩张问题,提出慎重、从严的要求。但也并非完全扎紧了口子。
文件中也提到:如果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郑州的城市地位与城市规模,显然不能够匹配,属于确需调整的范围。
目前,郑州面临的,只是老师批改作业更严格了,需要郑州拿出勇气和信心来,把作业做扎实、做好。
2、大都市圈依然是国策
在国家的多个规划中,都提及建设大都市圈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重点。
而郑州作为中原都市圈的龙头,必然受到多方面的政策倾斜照顾,未来人口向郑州聚集也是大势所趋。
因此,客观上,郑州也需要一个行政区划更合理、有力的通盘考虑。
同时,河南省内也从之前的双核驱动的思路到如今确立郑州为龙头的1+8都市圈规划。
可以说,从国家级到省级都支持郑州继续做大做强!
3、郑州对撤县划区上心了
作为郑州的掌舵手们,显然已经明确意识到撤县划区是郑州突破的关键抓手之一。
因此,在作为未来五年郑州最重要的发展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及:
加快撤县(市)设区步伐。
所以,郑州的撤县划区虽然没有坐上高铁的加速度,但依然留存有希望。
4、郑州谋划着一盘大棋
撤县划区的背后,更多的是博弈,我作为老百姓,不懂,也没有上帝视角。
但,我能看到的是,谋划者和掌舵人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扩大郑州的影响力和范围。
在郑州大都市圈的构想下,北有黄河战略,东有郑开同城化,南有领导高配的航空港以及“新开发区改革”在积极推进。
这些都实质性拓展着郑州的宽度和深度,同时航空港作为郑州城中之城,负载着郑州未来,这些都是跳出撤县划区束缚后的绚丽篇章。
总之,郑州崛起不会停滞,郑州的富强梦注定会现实。
这不仅是郑州人在期盼,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不管你如何质疑,他必定成功。
▼往期文章
备注:
本文部分图片和信息来源于网络。
文中观点只是作者看法,不构成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