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想聊一下苏东坡,因为近几天他一幅画,就那几笔,就卖了几个亿。据说是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执*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枯木怪石图》,苏轼
诗人余光中说:“我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这个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他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风雨,过眼云烟,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年少时,总以为苏轼苏东坡不是一个人,后来,越了解他越发现,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才是苏东坡。
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
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当年考试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读完苏轼的考卷,赞叹不已。但他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将本应第一名的试卷定为了第二名。
哪知解封一看,作者竟是苏轼。
得知真相之后,欧阳修为之一震,“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
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就这样,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从此,苏轼的才气逐渐开始名扬天下。到杭州担任通判期间,不同于现在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地遍布盐碱地,饮水都是困难。他亲自带领众人在西湖边实地勘察,重新疏通“钱塘六井”,杭州百姓无不为苏通判叫好。漫步在景色迷人的西湖之畔,品着西湖龙井,喝着甘甜的井水酿造的美酒,苏轼心情大好,诗兴大发,写下那首千古传诵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谁想到做湖州长官仅两个月,天降横祸。
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到御史台大牢,还受尽了侮辱,被严刑拷问,经常连夜提审,苦不堪言。
在此期间,苏轼写下两首绝命诗: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这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发以后,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
当时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张方平痛心不已,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
甚至往日的*敌王安石,上书皇帝,为苏轼说情。
被关了一百三十多天后,苏轼释放出狱。
死里逃生后,带着*坛和文坛泼的一身脏水,带着从高处摔落的理想,带着一大家子20多口人,苏轼来到*州。
从此,*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州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
著名美学家蒋勋说,苏轼的作品表面看起来是很随意,看起来很柔软,可是他的刚硬都在里面。比如:
尤其是“花”跟“泥”这两个字最美。这两个字中间用了很多的牵丝,细的笔的牵丝把他们连在一起。
如果我们不放大,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苏东坡的用笔里面除了柔软,也有这种很细致的部分。
所以对于书法,第一是要读他的文学的意思,读完以后你必须把字放大,去读他的每一个的用笔习惯,你就会看到苏东坡用笔的某一种美学,是跟他的个性有关的。
别人都说苏东坡这样的姿势写字是不够有力的,可是我们看“苦雨”这两个字,“雨”的横画这个部分,到顿的部分再下来,其实非常的刚硬。尤其是肩架写得非常好。
特别是“花泥”二字,反应出苏东坡对人生的领悟:从艳丽的花,回来做泥土。
当有人说他的字很丑,他就说:对,我的字就是“石压蛤蟆体”。
下半首,尤其要注意“空、寒、破、湿”这几个字,人生不完美,但他还是希望自己在这样颓败的时间里活出一种意义。
《寒食帖》之所以被认为是苏东坡最了不起的书法,因为他把毛笔运用到最复杂的状况。苏东坡一直到中年以后,才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有柔软、有坚硬,有朴拙、有华美,变化最大。
所以*庭坚说:在宋朝四大书法大家中,*庭坚认为苏轼当之无愧是第一。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州,苏轼便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方巾,穿上农人的芒鞋短褂。筑水坝,建鱼池,请教老农、喂养牲口……自封“东坡居士”。
并在城东半坡上的一片地,建了一座“东坡雪堂”,化身“东坡居士”。
来拜访的朋友更是络绎不绝,道士杨世昌、同乡巢谷、诗僧参寥、画家米芾、琴师崔闲、开酒坊的潘丙、卖草药的郭遘……
苏轼就这样在*州过起神仙般的小日子: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从此,前半生的苏轼,化茧成了苏东坡。
卢梭说,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劳动锻炼,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回归田园,在劳动后,心情会变得愉悦。一天,苏轼与几个朋友相约出游,不料天降急雨,众人都纷纷跑着找地方躲雨,只有苏轼一人在雨中拄着竹棍淡定前行。
过后,苏轼写下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流传千古的《定风波》就是这么来的。以至于后来离开*州时,他的禅坐功夫已相当了得,“物我两忘,身心皆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会留下爪印。如同我们人生在世、留下的一点点印记。雪是会化掉的,泥也会干掉,就没有任何印记留下来了。
这四句话就像宿命一样,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写照。
前半生,学苏轼,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超脱”;学习他的做事哲学,可得“负责”。
后半生,学苏东坡,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
图片来自网络
X:听说您对星座也有研究?我这一生遭遇无数诽谤,命运跟韩愈一样一样的。韩愈诗里说,我们摩羯座的人容易遭人非议,果真这样!
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东坡志林·书上元夜游》
注:十二星座由隋朝传入我国,宋代时,星座学说已经很流行。
磨蝎,星宿名。“磨蝎宫”的省称。旧时迷信星象者,谓生平行事常遭挫折者为遭逢磨蝎。
X:在“水逆”过程中,您一直都逍遥自在吗?有没有过心情烦闷的瞬间?当然有啊,自从被贬*州,我就开始封闭自己,整日穿着破草鞋、乘着破船到处浪,和乡野渔民混在一起,被醉汉推来骂去,我也很高兴现在没人认识我。亲朋好友不来一封书信,即便我主动寄信也不回复,大概都在暗自庆幸没有被我拖累吧。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答李端叔书》
X:那您是用什么办法来疗愈自己的?是*州的猪肉治愈了我,又便宜又好吃,重点是管饱。
*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X:除了美食,再教给大家一些安度“水逆”的方法吧~1.遇事常“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
——《与陈季常》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与鲜于子骏》
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
——《与文与可》
2.没事搓搓澡。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3.游游山,玩玩水,活得潇潇洒洒。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书法取法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杨凝式等人。*庭坚《山谷题跋》:“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苏轼书善则善矣,然千年来学习苏轼书法少有登堂入室者。正如清代书画家钱泳所说:“余年过五十余,无有进境亦不能成家,拟以苏书终其身孰知写未三四年,毛疵百出旋复去之。乃知坡公之书未易学也。”因此,他甚至认为:“四家皆不可学,学之辄有病。苏*米三家尤不可学,学之不可医也。”其观点似有偏颇,但苏轼书法确实难学。苏轼天资聪颖,随手写去修短合度,他说:“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他的书法“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得晋之韵、唐之法,并开创宋之意,其玄妙自不可言,故难以企及。学习苏轼书法我认为有几个门槛是很重要的。一、苏轼书法,信笔处最难感悟众所周知,书法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都是有法度可循的。可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但不可以没有法度的信笔挥洒。而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里说:“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东坡的信笔处,是法度之外而又情理之中,是“我书意造”,是“无意于佳。”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书法尚意,苏轼滋味犹浓。然韵可追,法可循,意不可学。“意”是书者当时的情思勃发,是真性情跃然纸上。如果学习者除了追求形似神似外,还要把字里行间的“意”写出来,那只有一个路径: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身临其境、心手两忘,“无我”地去临习。字里行间,见情见性,就算临习到家了。例如苏轼的《*州寒食诗帖》,我们需要了解它是写于宋元丰五年(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州,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和*治上的失意,让他感到落寞无比,于是在*州第三年的寒食节,写下了这两首五言诗:一曰:“自我来*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州以后。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书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故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体现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创作状态。难怪*庭坚叹曰:“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苏轼“无意为书家”的书法作品,其信笔处往往是情在胸中,意在笔下,心手相畅的结果。其酣畅淋漓表现出来的“烂漫”,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认为“在东坡,病处亦觉其妍,但恐学者未得其妍,先受其病。”故其信笔处,乃难学处也。二、苏轼书法,超迈处最难企及苏轼书法里还裹挟了其雄文大笔的气魄,故其书法肉丰而骨劲,宽博而秀伟。理学家朱熹说苏轼“笔力雄健,不能居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复可以形似较量,而其英风逸韵,高视古人。”正如朱熹所说,东坡书法追慕成风,然其超迈处人们总是无法逾越。雄才伟略的康熙皇帝年轻时便仰慕苏轼,酷爱苏轼书法的以跌宕取勢,以雄秀取態。康熙早年有《御临苏轼中吕满庭芳》,但终归不是书法家,没有能临出其恢弘的气势来。清代书法家吴德旋说自己“余年三十余始留意书学,即好东坡、思白二家。而苦无入处。”他感到“东坡笔力雄放,逸气横霄,故肥而不俗。要知坡公文章气节,事事皆为第一流。余事作书,便有俯视一切之概,动于天然而不自知。”由此可见,苏轼书法的超迈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呈现出“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随瘦亦肥”的境界。我们不妨看看苏轼书写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此碑宋刻在安徽全椒县,四川眉山三苏祠有当代的重刻本。年,我到三苏祠考察,见到了眉山重新镌刻的《醉翁亭记》,深深被其神采和气势所震撼,可谓刻工细腻,十分逼真地展现了苏轼的书法特点。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其震撼灵*之处在于:用笔厚重,结字缜密,笔画的披拂之间既有遒劲,又显洒脱。其超逸处在于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此书法有贴近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潇洒纵横,也有苏轼外柔内刚,绵里裹铁的气脉,二者巧妙地融合为超迈大气,堪称“双绝”的艺术精品。其成功在其笔下,更在其思想和境界的深处。三、苏轼书法,创新处最值得学习艺术不是一滩死水,艺术的成功要“为有源头活水来。”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各自时代特点的艺术展现,这也是艺术为时代接受的必然要求。苏东坡的艺术价值取向与创作心态是和积学深至、不断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他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体现出苏轼强烈的变革求新思想。苏轼从传统中广泛吸收营养,其书法中的许多特点都可以在前辈书家中找到根据。然而苏东坡高人之处在于他能食古而化,知法而变,勇于和善于创新,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他学古人轻形求意,明确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极力称扬尚意书风。宋代崇尚的是“亚圣”颜真卿的书法,蔡襄、欧阳修、司马光等,都以颜真卿为宗,他们在继承与创新中,未能摆脱唐代书风。首开宋一代“尚意”书风的,就是苏轼。苏轼元丰五年(年)与友人畅游赤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前赤壁赋》。此赋用笔锋正力劲,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笔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明董其昌赞扬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前赤壁赋卷》表现出的特点是字形扁阔丰肥,左秀右枯,用墨必浓,成为苏轼别于前期书法,也有别于前人书法的苏体特点。苏轼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里说:“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告诫学书者,“作字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字是要下工夫练的,但如果只知埋头写字而不知读书,则只能成为书匠,而不能成为书法家。也就是说,书法的“门槛”绝不仅仅是书法本身。苏轼的书法里,包含了苏轼的诸多修养,学好苏轼书法,除了观其诗书画论,走入他绝妙天下的艺术世界外,还要体味他充满乐观精神的生活态度,充满担当的人生气派,充满真知灼见的人生智慧。对于佛法与书法
勤奋的艺术学生也许有一天会发现,他们下意识的自我控制反而成了“匠气”。用佛家的话讲,他们此时面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刻,也就是求道者发现自己与真正的悟境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的时刻。想要跨过这道鸿沟,求道者必须放弃自己赖以抵达这一步的一切“方便法门”。
苏轼提出,“法”的彻底内在化只有在学习者忘却了自己的艺术,也忘却了自己对完美的追求的时刻。只有当他发现真正束缚自己的力量乃是他内心的欲望,哪怕欲望的对象是解脱,他才会真正领悟自然创造力(也可以称天道或佛法),而这最终的领悟必然是顿悟。苏轼用学习语言或者书法来比喻求道:
以吾之所知,推至其所不知。婴儿生而导之言,稍长而教之书,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此吾之所知也。口不能忘声,则语言难于属文;手不能忘笔,则字画难于刻雕。及其相忘之至也,则形容心术,酬酢万物之变,忽然而不自知也。自不能者而观之,其神智妙达,不既超然与如来同乎!
苏轼认为学习母语和书法一样,都是要先把人为的法则彻底内在化之后再把它们遗忘。“忘声”,即不再有意控制发出的声音,否则我们就会被自我意识阻滞,不再能流畅地说话,只是集中注意力在单独发出的声响上,而非整个词语或句子。与此类似,如果一位书法家集中注意在他手腕的移动上,就将不能握笔行文。说和写的能力都有生理基础,但是语言和书法却并非天生的技能。这些技能需要有意的教和学。尽管法则是人为的,但是它们也是实现人的自然能力所必需的。当母语的词汇和语言规则成为孩童的第二天性时,孩童才会逐渐借助这一语言的参考体系,使用它内在的文化概念来思考问题。只有通过这一后天获得的语言,他才能够解释物质世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和本能开始变得密不可分(譬如人眼睛“看到”的颜色,往往是母语里面有的颜色。“无名”的颜色,需要花更多精力才能辨认、描绘)。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忘却的过程,而最后连规则和学习本身都一概忘却,就是“相忘之至”。苏轼建议说此时人才能“酬酢万物之变”而“忽然而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状态,就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是审美的自然创造力的状态。此时艺术家的“神智妙达”似乎“超然与如来同”。不过,苏轼也明白写道,这只是“自不能者而观之”得出的结论而已。艺术家的自然创造力和如来的绝对的自然之间,只是类似,两者之间依然有量和质的区别。
这段话也可以说是“以无所得故而得”的具体例证。每一种技艺的学习都要求不断的进步(“得”)。当规则被完全掌握之后,学者将发现再无可得者,因为一切都已经变成自己内在的一部分。此时他才能抵达真正的“得”的境界,即无所得而得。规则从意识消隐成潜意识。不妨说,在通往审美自然的路上,遗忘是记忆的终点。
《东坡笠屐图》
苏轼把学书法比喻成学习语言,这在下面这首《小篆般若心经赞》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他在这里把幼时开始学习的书法风格比喻成母语,而成年之后才学的大小篆就像鹦鹉学舌(或者用现代人熟悉的比喻来讲是学外语):
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
如舌于言无拣择,终日应对惟所问。
忽然使作大小篆,如正行走值墙壁。
纵复学之能粗通,操笔欲下仰寻索。
譬如鹦鹉学人语,所习则能否则默。
心存形声与点画,何暇复求字外意。
世人初不离世间,而欲学出世间法。
举足动念皆尘垢,而以俄顷作禅律。
禅律若可以作得,所不作处安得禅?
善哉李子小篆字,其间无篆亦无隶。
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
正使匆匆不少暇,倏忽千百初无难。
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
苏轼提出,李氏小篆的神妙恰是因为他放弃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忘却小篆与隶书之别的结果,所以能把努力习得的“外语”(小篆)融入“母语”(隶书)之中,达到“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的境界,即审美的自然创造力境界。请注意,这种方法显然只对达到一定程度的小篆书法家有效,而且也仅限于创作的临界时刻。学习小篆本身就像学习外语一样,依然需要有意识的记忆和练习。苏轼又把学习小篆比成禅律。禅是一种仪式化的入定过程。要达到般若智慧,习者必须时常(而非偶尔地)控制自己的意识陷入禅定,直到能够内在化这种仪式、遗忘自己的意识,随时禅定为止。现代研究表明,一个咿咿呀呀的婴儿可以发出各种声音;但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他将通过模仿身边的人而开始修正、缩小他所能发出的声音的范围。当他能够按照这种母语的发音规则发出其中的标准声音的时候,他也就丧失了发出其他语言(或方言)所需的不同发音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有在幼儿期学会的语言能够听上去像地道母语的缘故)。以此为例,大而言之,某种意义上,“成人”就意味着孩童学会控制自己的天性和本能,根据文化惯例和社会习俗来行为举止,乃至不再容易理解其他文化的惯例和习俗,更不能理解“野蛮”的原始自然人行为。我们说的“做人”“人之异于禽兽”,都是把文化作为人的定义而言。作为人之造物的文化,因此变成了人性的“自然”。学习一门艺术同样意味着根据某门艺术的既定技术规则来限制某一器官的动作,譬如书法家的手腕、舞蹈家的举手投足。艺术家身体的这一部分因此形成了职业习惯,哪怕在无心的情况下,其行动也开始模式化。艺术的“自然”创造力因此和限制与操纵密不可分。新书推荐此书为冯剑星研究探讨篆刻学的理论专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成。作者不仅将印章的历史变迁,流派风格,印论印史,篆刻名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划分,更将“印外求印”,“印中求印”的治印理念加以延伸和发掘。该书在清人魏锡曾《论印二十四首》、丁敬《论印十二首》的基础上,以百篇之巨制,将印与心之离合进行比较,提出"以印印心,以心治印”的学术理念,且格律精严,读来朗朗上口,堪为印坛理论之佳作。邀请全国位书坛名家书写,是集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一册精品力作。当今书法家、篆刻家不可不读!
剑星好情、好胆、好才。李贺*才,剑星奇才!
——旭宇(中国书协顾问、当代文人书法大家)
贺剑星《论印百绝》出版
秦玉汉金看古意,浙生皖变论流风。
煌煌印史三千岁,蟠屈冯君绝句中。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篆刻大家)
史宜实,诗宜虚,这就是以诗论史的难处。你能系统作论印绝句,已有开创之功,以后配以图文出版,当有更佳影响。以诗论书,论画,论印,你亦是当代作出贡献的知名学人了,前程远大,祝贺!
——徐本一(湖北省书协主席)
剑星君书文诗印皆称上乘,每有论说,皆若清音独放,不流弊俗,不步故尘。今又作论印百首绝句,其志高远,其旨宏深,其辞清绝,其意中的,是为诗论双妙,老朽不得不击节叹赏!
——杨明臣(中国书协理事)
本书为16开,页,采用精品纸印刷。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印刷精美设计考究。
订价98元,送快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