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苏文化节”即将启幕,网上云游系列报道《古栾韵三苏情》将带大家继续漫步其中,一起探索这座千年古城的神秘与荣耀。
苏家三杰
谈到“三苏”,父亲苏洵,生有两子,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三席。
苏洵,天性沉默寡言,就其*治上的抱负而言,他算是抑郁终身,不过在去世之前,他想追求的文名与功名,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出现了。
苏洵秉赋颖异,气质谨严,思想独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易于与人相处的人。
《三字经》中谈到苏洵中年发奋
——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直至今日,人人都知道他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大人常举这件事来鼓励年轻人,告以只要勤勉奋发,终会成功的。
《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天性洒脱不羁。道大不容,才高为累,一生凡九迁,却能笑对苦难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
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林语堂
我们未尝不可说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
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
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
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
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治上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苏东坡的人品
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
深厚、广博、诙谐,
有高度的智力,
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嗟予寡弟兄四海一子由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苏辙,苏洵次子,字子由
19岁同兄同榜进士
元代张方平这样评价他
“兄弟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与兄苏轼一生相伴60余年,多次救兄于危难之际
栾城集《超然台赋序》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以告辙曰:“此将何以名之?”辙曰:“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安于其所而已,其乐不相及也,而台则尽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因为之赋以告。
赏析
作者的长兄苏轼有一篇《超然台记》,其结末云:“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文简意赅,可移作《超然台赋并序》的注脚。
没有兄弟间的深挚情意,苏轼不会为靠近弟的任所济南,而从余抗自请来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的高密任职。而且,不会有修葺旧台的举动,自然也不会有“此将何以名之”的征询。
没有对长兄苏轼“无所往而不乐”的乐观精神,“善游于物之外”的旷达情怀和“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的治*业绩的理解和称许,作者自不会发出“安于其所而已”的议论,不会概括出“超然不累于物”的处世哲学,自然也不会从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名言中拈出“超然”二字,给修葺一新的废台注入人格精神和勃发生机。
唯其“善游于物外”、“超然不累于物”,才能增葺废台以“自放”;唯其“无往而不乐”,才能“居处隐陋”,“览其山川而乐之”。深情的理解,深挚的同情,于淡淡的叙事中浑然融合,悄然流露。
山居者、林居者、耕者、渔者安于所处地位,“其乐不相及”;天下之士不惧怕在“是非之场”、“荣辱之海”中忍辱受累,忧国忧民,都因为超然处世,不受外物的牵累。《超然台赋》中有句云:“诚达观之无不可兮,又何有于忧患?”如此安贫乐道、随遇而安、超然于世,那么,登临增葺一新的城台,是能尽得山居、林居、耕者、渔者之乐的。深邃的哲理,高洁的志趣,既是对兄长悃诚的劝勉,也是坦荡胸怀的表露。
简洁的叙事,深邃的说理,其间浸透至诚的情愫,不愧是短文妙品。苏轼读《超然台赋》后,欣然接受,并挥笔写下抒情言志的《超然台记》。记与赋互为发明,前后辉映,一时成为文坛佳话。
小故事
兄弟两人初涉官场时,苏辙常劝哥哥要谨慎择友,也不要总是讥讽时*。苏轼却听不进去。
后来,果然苏轼被捕入狱。
苏辙马上做出了两个决定:立刻派人飞马报信,好让哥哥提前知晓;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苏轼入狱后,一家老小都到苏辙那里安身,苏辙一边为哥哥奔波谋划,一边安抚两家的老老少少,成为两家的主心骨。
牢狱中苏轼认为自己时日不多,写诗做遗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辙看罢伏案大哭,但却没收下诗稿。
他知道,这首诗只要被带回,按照规定,都须呈交给最高人物查阅。
果然,这首诗最终传到了宋神宗手中。宋神宗看了大为感动,加上其他人求情,苏轼最终被赦免。
苏轼出狱后被贬,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
编辑|刘子墨
综合报道|刘子墨
图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